PG电子行业透视|京沪蓉二手高端改善成交领跑、刚需持续降级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2-26
分享到:
 PG电子2025年1月3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高位回落,同环比齐降,不过与去年春节月2024年2月相比仍显著增长80%,其中京沪蓉单月成交突破百万方,销量居前。究竟背后原因几何?2025年1月三城二手成交结构又出现了哪些新特征,客群置业偏好又存在哪些改变呢?  聚焦核心一二线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面积情况,仅成都、上海、北京单月突破100万平方米,三城占全国重点35城比重高达26%。  成都、上海、

  PG电子2025年1月3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高位回落,同环比齐降,不过与去年春节月2024年2月相比仍显著增长80%,其中京沪蓉单月成交突破百万方,销量居前。究竟背后原因几何?2025年1月三城二手成交结构又出现了哪些新特征,客群置业偏好又存在哪些改变呢?

  聚焦核心一二线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面积情况,仅成都、上海、北京单月突破100万平方米,三城占全国重点35城比重高达26%。

  成都、上海、北京三城二手房成交规模领先,成交韧性仍显著好于新房,2021年以来二手房成交占比均呈现波动上行趋势,至2025年1月三城二手房成交占比分别为59%,74%和78%,较2022年分别增长10pcts,17 pcts和8 pcts.

  从成交总价段来看,成都与京沪形成了典型的差异化特征,成都“两头翘”,出现了刚需购买力降级,中高改购买力相对坚挺的情况,总价100万以下成交既是主力且占比增长显著,涨幅在各面积段居首。而跌幅最显著的当属100-200万这一总价段。此外,200-800万中改高改总价段成交占比也出现了小幅增长,1000万以上总价段成交占比无明显变化,可见改善和高端购买力相对持稳。

  上海、北京成交结构高度趋同,刚需购买力增长疲软,中高改购买力相对坚挺。总价200万以下成交虽然为主力,但2025年1月明显出现了稳中有降态势,而增幅较为显著的集中在中改600-800万元和高改1000-3000万元。

  从成交面积段来看,仅成都70平以下极致刚需成交占比出现了增长,上海、北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,而大面积段100平以上均出现了普涨行情。成都二手房市场仍吸纳了部分买不起新房的刚需客群,尤其是70平以下2025年1月成交套数占比达23.8%,较2024年全年仍持增1.1个百分点。相较而言,上海、北京高改和豪宅需求旺盛,140-160平和180平以上成交套数占比持增,且增幅在不同面积段中居前,这点也不难理解,优质豪宅受限于新房供应有限,高端客群被迫选择二手房市场置业,除了自住需求外更多是满足资产保值增值需求。

  上文可知,成都总价200万以下、面积小于70平极致刚需小户型持续热销,京沪中高端购买力相对坚挺。聚焦微观项目PG电子,我们发现成都与京沪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。

  成都刚需小户型主要依托业主降价持续跑量,70平以内户型成交折扣率(成交价/挂牌价)由2024年的97.37%降至95.34%,从热销项目来看,集中在50-60平小面积段低总价产品,典型代表为成华区蓝光Coco时代、青羊区金沙揽胜、高新南区中铁城锦南汇等,2025年1月成交均价较2024年全年均有小幅回调,降幅均在3%以内,不过成交量稳步上升,较2024年月均值翻番。

  与成都降价跑量略有不同,京沪高端住宅呈现出“越涨越买”的特征,我们选择了上海、北京2025年1月部分热销二手住宅项目,可以看出量价齐涨,尤其是处于热点片区的140平以上大面积段PG电子,保值增值性良好,以上海浦江华侨城为例,2025年1月成交套数高达13套,整体成交均价较2024年上涨19%,成交量较2024年月均值增幅也达32%。

  总体来看,2025年成都、上海、北京二手房成交“开门红”,1月成交量均突破百万方,销量位列全国TOP3,二手房市场份额也高于新房,究其原因,高改客群购买力较强,整体成交占比稳中有增,而刚需则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行情,成都小面积、低总价刚需项目尚能走量,而京沪刚需则呈现出疲软态势,成交占比持续下滑,尤其是面积段70平以内、总价段300万以下极致刚需,受限于户型功能性缺失或地处偏远PG电子,对购房者吸引力还在逐步下降。

  基于当前不同城市二手房成交特征和客群画像,预判后市,我们认为,短期来看京沪蓉二手房市场还将延续震荡行情,高改和顶豪需求相对稳定,成交占比或将延续稳中有增,而增幅大小还将受到新房高改和豪宅盘供应影响。而从刚需客群购买倾向来看,成都二手房业主若延续降价策略,还将带动一波刚需客群入市;而对于京沪而言,市区和远郊老破小都将面临不小的去化压力。(来源:克而瑞地产研究)